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老年患者独立开展起搏器置入术,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已掌握了缓慢型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填补了我院空白和袁州区医疗技术空白。
案例回顾 家住宜春彬江镇的74岁王奶奶反复头晕,黑朦,全身乏力,倦怠,在外院行心电图提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于4月21日到我院心内科就诊。经详细检查,接诊医生阳成俊发现,王奶奶的病居然是由于心跳太慢引起的,动态心电图提示其最慢心率只有29次/分,平均心率只有35次/分。结合患者心率慢导致症状明显,经心内科团队讨论,认为患者符合起搏器置入指南I类指征,可考虑置入起博器治疗。最终结合患者家属意见,我院心血科团队决定为患者置入单腔起搏器解除病痛。 4月23日,由房勇副主任医师,刘青平主治医师,阳成俊主治医师及介入室人员组成的医疗团队进入介入室。在团队的密切配合下,穿刺左侧腋静脉,置入可撕开鞘,置入电极跨过三尖瓣到达右心室,调整电极至右室间隔面,固定,检查参数良好,连接起搏器,工作正常,将起搏器固定于皮下,一系列操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仅用60分钟就结束了手术,安返病房。 术后患者头晕,黑朦症状均消失,切口无感染。复查动态心电图:平均起搏心率60次/分,起搏器起搏功能良好,起搏器感知功能良好。经科室医护人员精心照料,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起博器植入术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升了我院对症状性心动过缓患者的救治力量。下一步,医院心血管内科还将继续不断探索,开展更多新技术,帮助更多心律失常的患者恢复健康,重拾高质量的生活。
 
心脏起搏器适应症主要分为三大类: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并且伴有与缓慢心律失常直接有关的症状。 (1)心动过缓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引起如头晕、黑朦、心力衰竭和晕厥等症状。 (2)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而必须用药物控制心动过速发作者。
房室传导滞(AVB):主要取决于有无症状和阻滞部位。 (1)有症状的II度以上AVB,不论有无症状和类型; (2)无症状的II度以上AVB,但心室率<40次/分,或证实心脏停搏>3秒; (3)由高度AVB诱发的快速异位心律失常而需药物治疗者; (4)三分支传导阻滞。以上情况的房室传导阻滞建议安装心脏起搏器。
其他建议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情况: (1)颈动脉窦过敏:明确反复晕厥或轻压颈动脉引起>3秒心脏停搏; (2)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通过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3)严重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通过双心室同步化起搏治疗心力衰竭。
我院心血管内科是宜春市重点学科,是囯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新专项项目合作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分中心,中国胸痛中心授牌单位,房颤中心建设单位,心衰中心建设单位。 科室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5名。科室的年门诊量达14000余人次,年住院人次近2700余人次。目前已开始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介入,先心病介入及外周血管介入等介入手术。在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均处于同级医院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