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国家胸痛中心传来喜讯:经过严格评审与核查,我院成功通过中国基层版胸痛中心再认证!此次再认证的通过,标志着我院在急性胸痛,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等高危心血管疾病的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救治能力方面,持续保持国家级认证水平,为区域内居民的生命健康提供了更坚实、更可靠的保障。 
再认证:持续精进的里程碑 胸痛中心建设是衡量一家医院急性心血管疾病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其认证标准严格且与时俱进。自2021年我院首次获得“中国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以来,医院始终秉持“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将胸痛中心建设作为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核心工作常抓不懈。本次再认证工作也是对我院过去三年运行质量的全面“大考”,涵盖以下多方面内容: 1. 救治流程优化:持续梳理优化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心内科、介入室等多部门协作的“绿色通道”,确保胸痛患者从发病到接受关键救治每一环节无缝衔接,最大程度缩短“D-to-W”时间。 2. 诊疗质量提升:严格执行国家胸痛中心诊疗指南,规范胸痛患者鉴别诊断、风险评估与分级救治,确保每一位胸痛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精准、高效的诊疗。 3. 人员培训与演练:定期开展全院全员(包括医护人员、行政后勤、保安保洁等)胸痛知识培训及模拟演练,提升识别、响应和协作能力,打造“胸痛救治一张网”。 4. 区域协同与宣教:加强与周边基层医疗机构、120急救系统的联动协作,建立高效的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同时,深入开展社区、企事业单位的胸痛防治知识宣教,提升公众自救互救意识。 成效显著:数字背后的生命守护 通过不懈努力,我院胸痛中心救治效率大幅提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 “D-to-W”时间最短控制在28分钟]以内,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90分钟。救治成功率稳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等危重胸痛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公众认知度增强:通过持续宣教,周边居民对胸痛危险性的认识和“及时拨打120”的意识显著提升。 展望未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顺利通过再认证,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院将以此荣誉为新起点,继续深化胸痛中心内涵建设,进一步优化流程、提升技术、强化协同、普及知识,努力将胸痛中心打造成反应更迅速、救治更高效、服务更优质的‘生命急救站’,为降低本地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科普贴士 认识胸痛,关键时刻能救命! 并非所有胸痛都致命,但以下几种情况极其危险,需立即就医(拨打120!): 1. 胸前区压榨样/紧缩样胸痛:感觉像大石头压在胸口,或胸部被紧紧勒住,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或后背。 2. 持续性剧烈胸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持续时间超过15-20分钟不缓解。 3. 伴有其他危险症状: 大汗淋漓(尤其是冷汗) 恶心、呕吐 呼吸困难、气短 心悸(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 头晕、眼前发黑、晕厥 极度虚弱、恐惧感或濒死感 警惕!这些情况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心梗): 上述典型的压榨性胸痛是心梗最突出的表现。特别提醒: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或女性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如表现为:上腹部(胃区)疼痛、恶心呕吐(易被误认为胃病);牙痛、下颌痛、咽喉部紧缩感;不明原因的乏力、虚弱;突发呼吸困难。 遇到胸痛,我该怎么办? 1. 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休息,最好平卧或采取舒适体位。避免自行走动或驾车去医院。 2. 第一时间拨打120!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步!电话里清晰告知接线员症状、具体位置和联系方式。 3. 等待救援时: 保持镇定,尽量放松。 若身边有硝酸甘油(需医生处方),且明确是心绞痛病史者,可在舌下含服1片(5分钟后未缓解可再含1片,最多不超过3片)。首次发作或原因不明的胸痛,切勿自行服用! 若医生曾处方阿司匹林且无禁忌症(如过敏、近期出血史),可咀嚼服用300mg(通常是3片100mg的)。 不要自行驾车或打车! 120急救车配备了专业设备和人员,能在路上进行初步救治,并与医院胸痛中心实时联动,提前启动救治流程。 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提醒您: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切勿轻视任何不明原因的胸痛!特别是持续时间长、伴有危险症状时。 相信专业力量,及时拨打120! 我院胸痛中心24小时待命,随时为您的“心”健康保驾护航! 胸痛中心专线:15279889451(缩号:6688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