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锦旗,浓浓的谢意,满满的感动。 2023年1月12日一大早,家住袁州城区的李老爷子就来到放射科等着,目的就是为了送来两面锦旗,李老爷子对科室工作人员连连称赞:优质服务,关怀备至,像家人一样热心热情…… 
据悉,老爷子去年12月初因不明原因腹痛前去医院检查。在外院多次检查仍诊断不清,于23日来到我院放射科进行了“上腹部增强ct”检查,经过顺利检查,我院放射科张宇主任阅片后,很快给出了精准的诊断。因为有了明确的诊断,李大爷在我院心血管内科经过十多天的治疗,康复出院。他说,在我院放射科就诊过程中对张主任的耐心指导和亲切服务表示满意,更是对我院放射科的先进设备连连称赞,正是因为得到了及时的诊断,他才没转成重症也没留下后遗症。
作为黑白影像的工作者,放射科的医生们一直都是默默无闻,敬业奉献的幕后英雄,他们的医术和医德都值得称赞。而“设备先进,医术精湛,服务诚信”始终是放射科全体成员秉承的服务理念。这些锦旗不仅代表着患者对我们的信任,更是对全院医务工作者的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自疫情发生以来,放射科全体医务人员都在尽最大努力,在做好自我防护的情况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影像学检查特别是胸部CT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武器,工作量是过去的翻倍,仅CT报告量就接近400人次。面对大量就诊患者,我院放射科全体医务人员在科主任张宇的带领下,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坚定的信念加班加点工作。机器24小时日夜运转;放弃休息延长工作时间长至十几个小时;带病坚守岗位等等,无论是刚上班不久的小年轻,还是工作几十年的老同志,每一位二院影像人都坚守岗位,以高度的责任心确保患者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得到检查,保障诊疗工作不断档。
春的脚步在一点点临近,坚持再坚持。放射科作为医疗救治战线重要一个角色,将扮演好“侦察兵”角色,以精准的影像诊断作为新冠病毒筛查的侦察手段,用专业技术构筑安全防线,协助临床团结一心打赢这场健康保卫战。
科室简介 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包括X线室.CT室.磁共振室和介入室。科室现拥有一台64排螺旋CT,一台16排CT、一台1.5T超导磁共振、两台DR、全景牙片机和全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等完备的医学影像设备,配以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能够提供从常规检查到高端检查、从组织检查到全身血管检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科室团队介绍 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现有医护人员共23人,是一支拥有丰富的影像诊断和设备使用经验的团队。 
诊疗范围
常规检查:全身各部位常规体位X线摄影及特殊体位的投照,脊柱全长及下肢全长X线投照及诊断,消化道造影、泌尿系造影、胆系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等造影检查及诊断,用于体检人员及常规检查的诊断。全身头颈部、胸部、腹盆部、四肢等多部位多系统常规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低剂量CT扫描用于健康人群常规体检监测健康水平,高分率肺CT检查用于肺结节的早期检出及随诊监测。
核磁共振可以诊断的疾病种类较广,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呼吸系统、乳腺等部位的疾病,具体如下: 1. 中枢神经系统:做中枢神经系统的核磁共振,可以诊断脑血管疾病、颅脑先天性发育异常、脑积水、脑萎缩、颅内感染性疾病、颅内肿瘤,以及脊髓的疾病。 2. 头颈部:做头颈部的核磁共振,可以诊断眼眶部的常见疾病、耳部的常见疾病、鼻与鼻窦的疾病、咽喉部的疾病。 3. 呼吸系统:做呼吸系统的核磁共振检查,可以诊断胸膜病变、纵隔病变,以及一部分的肺部疾病。 4. 四肢关节:发现它里面的软骨、韧带、半月板损伤的程度。可以看到软骨有吸收,有缺损,软骨下骨的骨质有水肿信号的改变,有半月板的缺损、移位,有韧带的缺失和吸收的情况,它里面的滑膜肿胀,关节的肿胀、积水,在肩关节周围韧带损伤,跟腱断裂等有明显的优势。 5. 腹部:做腹部的核磁共振检查,可以诊断腹部的炎症性疾病以及占位性疾病。 6. 妇科:做妇科的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判断妇科的占位性病变。
专业特色 特色检查:针对全身血管包括头颈CTA、冠状动脉CTA、腹部血管、下肢血管、肺动脉、主动脉等动静脉血管疾患提供了安全准确的检查技术及诊断水平;头颅灌注CTP检查能早期从功能上评价疾病进展情况,做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 能够完成CT引导下肺、纵隔、胸膜、肝脏、脾脏、肾脏、腹膜后病变、盆腔、骨骼及肌肉软组织等各部位病变的穿刺活检,特别是CT引导下肺内结节性、占位性病变的穿刺活检,指导临床进一步选择治疗方案。
科室负责人 科主任:张宇 13970589615 副主任:肖炜 13870504751
科室位置 住院部一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