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书记信箱
欢迎您访问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今天是


市二医院儿科又成功救治一例低体重早产儿

发布时间:2023-03-09        

近日,一例早产儿宝宝在我院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和悉心照顾下,成功跨过了呼吸关、感染关、喂养关、黄疸关,奶量达到33毫升/次,全奶量达260毫升,体重增加到2kg,符合出院标准,于2月23日跟随爸爸妈妈回家了。虽然宝宝已出院,但是儿科的叔叔阿姨仍会牵挂他的成长,愿宝宝在爸爸妈妈的细心照顾抚养下健康快乐的长大。


病例回顾


袁宝宝是一名特殊小患儿,他的妈妈在怀孕30+3周时出现下腹痛、阴道出血症状,导致宝宝提前来到这个世界。我院儿科在接到妇产科电话通知后,立即做好准备,包括连接呼吸机管路、开机待用,启动辐射保暖台、暖箱升温、备好抢救药品及其他器械。早上5点35分,宝宝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入住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当时的他,哭声极小、肌张力低、口唇青紫,脆弱如同水晶宝贝。我院儿科值班医护人员迅速把宝宝放于保暖台上,吸痰、吸氧、连接呼吸机,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精准计算药量及补液量,一系列操作为宝贝的生命保驾护航。



由于胎龄仅有30周,很有可能出现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我们亦随时准备气管插管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幸运的是宝宝顺利地度过了第一个24小时。但全体医护人员并未松懈,因为接下来才是至关重要的,要面临呼吸关、感染关、黄疸关。果然,宝宝出现口吐泡沫,哭时血氧饱和度下降(低至75%),皮肤渐出现黄染,床旁胸片提示右下肺部感染,心脏彩超报告动脉导管未闭,血生化提示低蛋白血症,医护团队再一次调整治疗措施。经过团队细心救治与护理,患儿平稳度过了他人生的第一周。


2月5日,宝宝出生第18天,照料他的护士发现他出现了吐奶、解黏液大便现象。大便化验提示潜血(+),医护又再一次绷紧了神经,迅速给他进行腹部立位片检查、禁食,由母乳喂养改全静脉营养,并调整抗感染力度,3-4天后,大便转正常,不再呕吐,吸吮良好,于是继续恢复母乳喂养。再次开奶后,护士妈妈们给宝宝喂养更加小心翼翼了,每次喂奶后都要将宝宝头托起半小时后再放下,仔细观察宝宝有无腹胀及大便情况。至此,宝宝逐日转好,皮肤黄染渐消失,体重逐日增加。


为了让宝妈出院后更好地照顾宝宝,我科医护人员还采取提前一周让宝妈来到科室,指导她正确喂养及日常照护等注意事项,锻炼新手宝妈喂奶、换尿片及给宝宝洗澡的能力,并且主动添加了宝妈宝爸的微信,随时在线解答宝宝问题,“云”呵护宝宝成长。



对于这样的早产宝宝,我院儿科还成功救治了很多例。早在 2017年,就成功救治了一例胎龄28周、体重只有1.4kg的早产儿。这些提早降临人间的小天使,在我院儿科的新生儿监护室里得到细致的照料,最终茁壮成长,平安长大。


科室简介

我院儿科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成立于2015年,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1名。拥有呼吸机两台(海伦、科曼)、空氧混合仪1台,小儿专用监护仪5台、蓝光治疗仪4台(其中双面蓝光仪1台)。在袁李艳主任带领下,近年来,已成功救治上百例“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低血糖和高血糖”等危重新生儿。


下一步,我院新生儿科将继续披荆斩棘,为新生儿拥有健康体魄、美好未来而努力。以技为帆,用爱和责任为“小天使们”保驾护航。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