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书记信箱
欢迎您访问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今天是


【世界帕金森病日】知帕不“帕”,我们在一起——我院开展“世界帕金森病日”健康义诊活动

发布时间:2024-04-19        

爱心义诊

图片

2024年4月11日是第2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和谐共生,美好生活”。

为助力“帕友”及照料者更好地全面全程管理帕金森病,4月10日,我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在东浦社区举行义诊活动,吸引诸多群众,特别是老年朋友的参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医务人员为现场的群众提供了免费测量血压、测量血糖,及饮食作息、健康用药、康复锻炼等咨询服务。发放图文资料,耐心向大家详细讲解了关于帕金森早期症状表现、治疗等健康科普知识,使大家对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功能锻炼、保健康复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还对现场的帕金森患者给予病情评估、药物服用、康复锻炼、情绪心理等方面的解答疑惑,积极宣传帕金森病的预防和治疗。

“和谐共生,美好生活”不仅是一个主题,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此次科普义诊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公众对于帕金森病的认识,增强了帕金森病患者及家属科学管理帕金森的信心,提升了广大帕金森病患者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02

健康科普

图片

PART.01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6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患病率约为1%-2%,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高,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第三杀手”。由于病程长、致残率高,该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PART.02帕金森病的识别信号(临床表现)

图片

运动症状——“抖、慢、僵、摔”

01抖

静止性震颤,表现为为安静时出现,活动时停止,睡眠时消失,常从一侧的手或者脚开始,然后再发展到另外一侧,晚期可波及下颌、唇等。

02慢

行动迟缓,很多病人日常生活中会出现洗脸、刷牙、穿衣的动作缓慢,手不太听使唤,走路明显变慢,以前做事很利索,现在就连做简单的事情也要花很长时间。

03 僵

肌肉僵直,很多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身体僵硬比较明显。比如,活动时感到僵硬、沉重、不灵活,脖子僵硬不能正常回头。胳膊或腿僵硬,穿衣服时很难把手伸到袖子里,穿鞋时很难把脚伸到鞋子里。面部活动减少,眨眼减少,像带了一副面具,俗称“面具脸”。

04 摔

姿势与步态异常,帕金森病患者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开步,身体前倾,弯腰驼背,重心前移,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行进中,患侧上肢摆动减少,即“慌张步态”。

图片

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不影响运动的其他临床症状,称之为非运动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早期就已经出现,但非常容易被忽视,因此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包括:

睡眠障碍

包括失眠、睡眠片段化、快速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白天过度睡眠、睡眠呼吸异常等。

嗅觉减退或丧失

原来能闻出的味道无法辨别,甚至感受不到气味。

二便异常

长期存在的大小便异常,甚至需要药物帮助。

焦虑抑郁

情绪出现低落,兴趣减低,容易担心、胡思乱想,冷漠、焦虑、悲观、敏感,有自杀念头。

PART.03帕金森病预防

图片

饮食管理

①饮食营养均衡;

②避免治疗药物与膳食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③根据年龄、活动量给予足够的高热量;

④高蛋白饮食应尽量安排在晚餐;

⑤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肠蠕动,可缓解大便干结情况;

⑥适量食用橄榄、坚果、炸鱼、花生、豆类等食物,不饱和脂肪酸因其有神经保护、抗氧化、抗炎作用,可以预防或减轻患帕金森病的风险。

图片

坚持运动

图片

坚持运动个性化和针对性原则。训练强度因人而异,每次训练30-60 min为宜,每天1-2次,每周5次以上。年老体弱患者一般每次运动长度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

图片

康复训练

①生活技巧康复:自行穿衣脱衣,吃饭喝水的训练,排便排尿,洗练刷牙,家务劳动出行等。

②全套锻炼方式:广播体操,健身操,广场舞,太极拳、八段锦等。

③平衡障碍、冻结步态训练:跟着节拍、地面提示的条纹、立体楼梯的图像信号等来练习行走等。

④发声训练:唱歌,朗诵,读报,发音尽量拉长,音量尽量放大,反复练习。

⑤吞咽功能训练:模拟吞咽动作


关闭窗口